一🧏♂️、培养目标
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为了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培养本学科相关领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为: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药物化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同时要求学生熟悉国家关于药物设计、研发🏂、生产🎷、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了解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沿与动态。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查阅相关文献和撰写外文专业论文㊗️。4)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二、培养方式与修读年限
(一)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三年⛱。可根据情况适当提前或延长☂️,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用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系统的理论学习、讲授与指导、课题研究与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跨系🐇、跨校选课,邀请国内一流专家来校讲学指导。
应修最低总学分3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选修一门👮🏿♂️,不少于2学分;学位基础必修课8学分✷🦕,学位专业必修课不少于5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6学分👆🏿,跨学科选修课2学分。(详见课程设置附表)
(三)补修课程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情况对照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2-3门本科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但不能替代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四)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
硕士研究生应具备本专业的基本文献阅读能力。指定基本文献书目(详见项目六),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完成这些文献的阅读。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为培养过程必修环节,但不计学分。
(五)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训练、实践环节和科研基本能力训练
听学术讲座30次👂🏽,学术会议或学术沙龙论文报告1次以上(论文及证明),社会实践🧋,不计学分🫁,但纳入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六)学分的计算方法
研究生课程学分的计算,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所需要的平均学习时数合理计算♣️。原则上,18个学时可计1学分。
公共选修课程学分另计👈🏻🦖,除有明确规定外🪒,一般不替代以上各项规定的学分。
(七)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必修课程进行考试🤴🏿,选修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记分🤚🏻🧔🏿♂️。
1、读书报告要求👩🏻🦽➡️:在学期间完成读书报告6篇,至少公开在本专业范围内做读书报告3次。
2、开题报告要求◻️: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前完成公开答辩,并上交书面报告。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将不能转博📝,并需在第四学期末前重新进行公开答辩,再不通过者👨🍼,将被延期毕业。
3、除了课程考核以外,硕士研究生还须完成研究伦理和学术规范训练🧛🏼♂️、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等环节的考核👩👦,上述考核结果不计入总学分,但纳入毕业答辩资格审核范围。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药物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
2. 药物合成工艺。
3. 高效药物合成技术。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和研究方法类等公共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为本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学位专业课包括面向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结合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考核分考试和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跨专业入学(原则上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跨一级学科可认定为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由导师根据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和现专业要求决定是否补修本专业相关课程⌛️,补修课程学分另计,不能替代规定的学分📃。
本专业应修总学分至少为 30 分,且分项学分不低于以下要求,方可进入毕业论文答辩程序🚲。
其中学位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科、医科研究生指定选修,1学分);公共外国语为4学分🩶;《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自主学习,网上考核,不计算学分。
学位基础课至少应修满 8 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至少应修满 7 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至少应修满 6 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选修)至少应修 2 学分。
(二)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中/英文名称 | 学分 | 开课时间 | 任课教师 |
学位公共课(必修)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2 | 第一学期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The Outlin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 1 | 第一学期 | | |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 4 | 第一学年 | | |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 / | / | / | |
| | | | |
学位基础课(必修) | 高等药物化学 Advanced Medicinal Chemistry | 3 | 第一学期 | 马明亮 |
药物设计的研究方法 Research Approaches of Drug Design | 3 | 第一学期 | 季长鸽 | |
高等有机化学B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B) | 3 | 第一学期 | 周剑 | |
药物合成工艺学 Organic Process Technology | 2 | 第二学期 | 胡文浩 | |
| | | | |
学位专业课 (必修) | 结构解析 Structure Elucidation | 3 | 第二学期 | 杨帆 |
高等有机与药物合成 Advanced Organic Reaction and Drug Synthesis | 3 | 第二学期 | 刘顺英 | |
有机化学研究方法B Organic Reactions and Synthesis (B) | 2 | 第一学期 | 姜雪峰 | |
专业英语 Specialized English | 1 | 第一学期 | 邢栋 | |
科研论文写作 Research Paper Writing | 1 | 第一学期 | 俞磊 | |
化学实验室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 Chemical laboratory safety and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 2 | 第一学期 | 周锋 | |
学位专业课(选修) | 科技文献检索 Document Retrieval | 1 | 第一学期 | 邢栋 |
高等药剂学 Advanced pharmaceutics | 3 | 第一学期 | 闫志强 | |
药用高分子材料 Pharmaceutical Polymers | 2 | 第一学期 | 余家会 | |
现代药理学实验技术 Modern pharmacology experiment technology | 2 | 第一学期 | 方艳芬 | |
药物毒性预测 Prediction of drug toxicity | 2 | 第一学期 | 季长鸽 | |
分子肿瘤药理学 Molecular tumor pharmacology | 2 | 第一学期 | 章雄文 | |
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选修) | 金属有机化学B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B) | 2 | 第一学期 | 张俊良 |
不对称催化 Asymmetric Catalysis | 2 | 第二学期 | 周剑 | |
有机反应和合成B Organic Reactions and Synthesis (B) | 3 | 第二学期 | 高栓虎 | |
Fundamental of drug discovery | 2 | 第一学期 | Jack Li |
五、科研成果要求
1.基本要求: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排名为除导师或有关指导教师)或不同学科方向的共同第一作者在专业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或录用1篇论文🎀,或排名为第二作者的学术论文2篇(排名为除导师或有关指导教师),第一完成单位为天美代理。
2.或有以下科研成果:
1) 省部级论文成果👩🏽🦰、科研课题奖和学术竞赛的证书持有人🥌。
2) 参与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书中显见姓名🪈,参与章节撰写不少于2万字)。
3) 以第一作者身份收录在国际性或国家级学会年会上的学术会议论文。
4) 已获专利申请号的完成人(排名为除导师或有关指导教师之外列前三位🕵🏻♀️,即除导师之外排名第一的专利至少1项,排名第二的专利至少2项🧜🏼♀️,排名第三的专利至少3项)🤾🏿。
补充说明:
1.若刊物不提供录用函的,需出具录用邮件及文章清样🧖🏼♂️,并由导师签字认可🤷🏽♀️;
2.截至课程审核,未达到基本要求,也未满足其他科研成果要求的硕士生,由本人提交论文工作报告🫕,由相关专业2名专家评审通过后🗞,也可按期答辩并申请学位。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要求🧑🏽🚒: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硕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参加系所组织的中期考核,旨在跟踪论文课题的文献进展,进行公开汇报。以本学科为单位做好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论证工作🧑🏿🙋,重在对论文选题的新颖性🦂、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拟解决问题的学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制订补救措施𓀝。研究生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和考查合格,并通过中期考核后方可继续学位论文工作🏋️。
七🚴🏻♂️、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论文写作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时间👨👦,以确保论文的写作质量。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2.5–3万字。
八🚑、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专著:
1、白东鲁🧑✈️,陈凯先.《高等药物化学》.
2、仉文升🛌🏼,李安良.《药物化学》.
3、尤启冬.《药物化学》.
4、R.B西尔弗曼,郭宗儒.《有机药物化学》.
5📉、爱德华•H.克恩斯👩🏽🚀,邸力,钟大放.《类药性质:概念🐞、结构设计与方法•从ADME到安全性优化》.
6🤦🏼、尼尔G安德森🧚🏻♂️,胡文浩.《实用有机合成工艺研发手册》.
7🙌🏽、宁永成.《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
8👨🏿🔧、史密斯,马奇,李艳梅.《高等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与结构》.
9、Jie Jack Li👱♀️,Douglas S. Johnson.《Modern Drug Synthesis》.
Science
Nature
J. Med. Chem.
Eur. J. Med. Chem.
Curr. Med. Chem.
Bioorg. & Med. Chem.
Bioorg. & Med. Chem. Lett.
Org. Biomol. Chem.
Chem. Rev.
J. A.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Org. Lett.
J. Org. Chem.
Eur. J. Org. Chem.
Tetrahedron
Tetrahedron Lett.